某厂行走齿轮减速器磨齿后,发现键槽孔壁周向及齿轮端面有裂纹。齿轮材料为18crnimo7-6。生产工艺为粗加工→渗碳淬火+回火→精加工(键槽开孔等)。为了确定齿轮裂纹产生的原因,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测和分析。
测试过程和结果
1.1宏观检验
齿轮外圆周、内键槽孔壁和端面的圆周方向均有较长的裂纹,部分端面裂纹两侧倾斜,如图1所示。沿裂纹张开后观察断口形貌,多为银金属光泽的细瓷,未发现陈旧的断口,裂纹源在键槽根部转角处。
1.2化学成分测试
采用ICP-AES对齿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试,结果符合EN 884 -2008《渗碳钢交货技术条件》的要求。
1.3硬度及金相检验
齿轮的渗碳层深度约为1.58mm,齿面平均硬度为725hv1,中心硬度为43.0hrc,均满足图纸的技术要求。
根据GB / T 10561-2005《测定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标准级配图显微检查方法》,各类非金属夹杂物均优于0.5级;根据GB / t6394-2017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,晶粒度为6.5级。
根据GB / T 25744-2010《钢中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》,齿轮渗碳层分为1级碳化物、5级马氏体和6级残余奥氏体。不符合GB / T 3480.5-2008《正齿轮斜齿轮承载能力计算第5部分:材料的强度和质量》对渗碳钢表面组织和残余奥氏体含量的要求
试样在裂纹源处切割,抛光,用4%硝酸醇腐蚀溶液腐蚀。用显微镜观察键槽表面。键槽表面粗糙,根部不规则,有微裂纹。微裂纹两侧无渗碳脱碳现象,如图5所示。
2、分析与讨论
结果表明,材料成分、夹杂物、晶粒尺寸、硬度和渗透深度均满足要求。齿轮开裂的主要原因如下。
1)由于导线切割速度过快,齿轮键槽部分粗糙、加工痕迹清晰,过渡圆角形状是不规则的,这加剧了键槽部分的应力集中,所以形成裂纹源,裂纹逐渐扩展到齿轮磨削压力的作用下。另外,线材速度过快会导致键槽表面出现白光层,白光层中存在较多的微裂纹,导致裂纹在后续加工中扩展。在制造和使用具有尖锐凹角、凸边或凹边的零件过程中,在尖锐凹角、凸边或凹边的过渡处会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,并可能形成裂纹。
另外,在加工过程中,由于操作、刀口形状和机器精度等原因造成的被加工表面粗糙的刀痕,会造成应力集中,使性能恶化。经检查发现键槽表面粗糙,表面加工刀痕清晰可见,键槽根部圆角形状不规则,应力集中较大。键槽表面有一亮白色的层,这是一层含有大量残余奥氏体的淬火层。残余奥氏体是一种不稳定的组织,它可以继续转化为马氏体并产生较大的应力。当应力集中在过渡圆角处时,过渡圆角处的应力集中现象会加剧,从而产生微裂纹。
2)渗碳层马氏体针厚,残余奥氏体含量过多,使齿轮强度降低,脆性增加。此外,大量残余奥氏体在室温下继续向淬火马氏体转化,产生较大的残余内应力,加速裂纹扩展。
3、结论与建议
由于电火花线切割速度过快,键槽表面粗糙,过渡圆角形状不规则,已加工表面产生白色光亮层。因此,键槽应力集中加剧,裂纹源在键槽内形成。在磨削应力和工件残余应力的作用下,裂纹逐渐向裂纹扩展。建议在渗碳前先磨铣键槽。如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渗碳后打开键槽,应控制线切割速度,以保证键槽根部的圆角形状,提高键槽加工质量;如电火花线切割产生的白色光亮层无法避免,则电火花线切割后人工磨去。